![]() |
![]() |
![]() |
2020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要“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有力的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碳達峰) ,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減排過程中的最高峰值;
“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中央空調系統是公共建筑的能耗大戶。
中央空調系統由多個大功率設備組成,裝機容量大,自身能耗大,并且中央空調系統是按照最大負荷并增加一定余量設計的,主機工作時負荷一般保持在 60% 左右運行,而冷凍水泵和冷卻水泵是按照最大負荷時的水量設計。在中央空調在實際運行中,只有少部分極端溫度天氣下才需要滿負荷運行,在這個背景下,實際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尤其夏熱冬暖地區公共建筑的運行能耗中,空調系統能耗占30%~50%,占社會終端總用能的15%左右。
中央空調智能化改造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可以有效降低公共建筑運行能耗,降低碳排放,在中央空調市場一片紅海的情況下,中央空調智能化市場是一個方興未艾的藍海,為國家大政策“碳中和”助力。
按照美國制冷協會(ASHRAE)水冷機房能效指標,能效比COP小于3.5為差等,COP大于5為能效比良好,國際先進水平為6.0。而我國目前多數冷機能效比小于3.0,所以,中央空調制冷機房節能改造的意義十分重大且迫在眉睫。
目前高效機房相關國家標準正在起草中,行業內主要參照國外相關標準和公開發表論文資料,將制冷機房系統年平均綜合能效COP≥5.0定義為高效制冷機房。
中能熱源中央空調節能系統融合物聯網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結合環境參數、系統運行數據,將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子系統及相關設備進行綜合管控,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在確保室內冷熱舒適性的前提下,以提高系統運行能效為目標,對中央空調系統進行實時智能的精細化控制,使系統運行在最佳狀態點,降低運行能耗,可實現綜合COP達5.0以上,節能效率可達20%-50%。
中能熱源中央空調節能系統,利用國家電網的峰谷平及不同費率電價政策,晚間低谷期采用水蓄冷/冰蓄冷方式移峰填谷,大幅降低中央空調制冷費用,并優化組合各種運行工況,實現制冷系統全年綜合高效運行。
中能熱源中央空調節能系統,適用于中央空調冷水機組(離心式、螺桿式、磁懸浮、蒸發式),中央空調熱泵機組(風冷熱泵、地源熱泵、水源熱泵、風冷模塊),溴化鋰機組,熱水鍋爐系統。
系統特點:
1、 安裝方便,不破壞原有供電線路和空調系統,不影響空調的任何原有功能,安裝后,空調依舊可按原來的方式獨立運行。
2、 采用無線通信技術,無需布線,安裝方便,后期維護成本低。
3、 通過智能化管理,避免了傳統人工管理帶來的不精準、不及時、責任心不強帶來的諸多弊端。智能化管理可以實時采集系統運行情況,對于誤開錯開的末端及時遠程關停。
4、 自動化運行,一鍵開關機,定時開關機,自動加減載,故障和異常實時自動報警。
5、 系統能耗數據實時監測、自動統計分析、用能預測。
合作方式:
1、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包括能源審計、技能方案設計、技術選擇、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維護、人員培訓、節能監測、節能量保證等一整套系統化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在合同期間節能服務公司向客戶保證實現所承諾的節能量及節能效益,與客戶分享節能效益,從節能效益中獲取項目收益;合同結束后,全部節能效益和節能設備歸客戶所有。
2、 能源托管模式。節能改造和運行管理“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綜合服務。一定期限能耗方與投資方共享收益,降低能耗方節能改造資金和技術風險,調動能耗方改造積極性。
3、 BOT模式。用能方無須投入,特許投資方一定期限獨享收益,期滿無償移交。
中能熱源致力于能源服務行業發展,團隊人才涉及大數據、 合同能源管理、人工智能和電力、暖通和通訊等各個領域, 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的技術和管理團隊核心人員,均有十年以上的行業從業經驗,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其中包括高級工程師 、公用設施注冊工程師、高級合同能源管理師/評估師、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經理、一級建造師、技術團隊。
中能熱源堅持科技先行的發展理念,以創新的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致力于成為中國最佳建筑能源管理服務商,讓能源更高效,讓環境更美好。